“国情讲坛”2019首场开讲 胡鞍钢评估“十三五”规划实施三年
开课日期: 学习费用: 开课地点1:
清大新闻网3月15日电 3月8日晚,由清大国情研究院举办的“国情讲坛”系列讲座第23讲——“决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:‘十三五’规划实施三年评估”——在清大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举行,主讲人为清大国情研究院院长、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。讲坛由清大国情研究院副院长、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鄢一龙主持。
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,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程的关键历史节点,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。“十三五”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,因此,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实施进展至关重要。胡鞍钢围绕 “十三五”规划实施三年来的总体情况、突出成果、主要问题及建议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详细论述。
胡鞍钢基于目标一致法分析认为,三年来,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总体进展符合预期,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表现良好,无论是约束性指标还是预期性指标,三年完成率都比较高,仅有若干指标进度滞后。从全球范围比较,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持续保持在合理区间,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的态势在持续发展。我国经济已经逐步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,平均增长率为6.7%,达到“十三五”规划大于6.5%的预期目标,也高于同期世界3.4%的平均增长率。
胡鞍钢认为,“十三五”规划前三年,我国取得了七大突出成果: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;内需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最大来源;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效果显著;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增强;居民生活持续改善;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进展;改革开放纵深推进,发展活力日益增强。
胡鞍钢在总结中指出,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,有几个及其至关重要的节点:一是到1990年达到温饱水平;二是到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;三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,举全国之力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的攻坚战,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、经得起历史检验、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。
清大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、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宇宁对讲座进行了点评。讲坛合作媒体光明网进行全程网络直播。
精品课程推荐
联系我们
电 话:400-061-6586
联系人:程老师